对话贝莱德
借助指增策略,把握A股新年新机遇

赵睿.png


王晓京.png


Q1.去年9月下旬以来,A股活跃度强势回归,但近期又出现震荡调整,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行情?2025年A股能否继续震荡向上?


赵睿:对于股市而言,涨跌波动在所难免,还需回归投资理念。以贝莱德系统化主动权益投资团队为例,我们基于数据和理念,通过科技和机器更好地分析数据,进而达到投资效果。


在数据方面,我们40%的权重放在公司基本面上,以此来挑选好公司。以我们的模型投资长度来看,在将来2至4个季度的表现好于投资者现有预期,能够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即可视为基本面良好的公司。40%的权重放在市场情绪上,有助于预测投资者愿意给一家公司的估值在将来的变动。若投资者愿意给的估值越高,该公司股价未来有望上升。剩余20%的权重放在宏观主题上,去年9月国内政策转向后,我们看到企业的招聘广告已出现探底回升,尤其是在一些长期较低迷的行业,如零售、服务业、传媒、食品等。这在我们的长期模型里是较正面的信号,因为企业愿意招聘新人,意味着其认为自身未来具有增长潜力。所以,从数据角度看,A股市场其实存在较多正面投资机会。另一方面,近期市场情绪稍显低迷,尤其是经历了去年 9 月的一波急涨后,今年年初行情出现回调,投资者情绪受到一定伤害。对此,市场情绪数据能够帮助我们寻找持续受投资者青睐的公司,同时规避极端的急涨现象。此外,宏观主题数据方面,在我们的模型中,政策的扶持和托底对部分行业也有正面影响。


王晓京:从长期估值角度看,目前A股大中盘估值便宜。若从现金流价值看股票估值,过去12个月货币端或者说资金成本已大幅下降,如果后续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不断加力,倒算现金流价值到A股的大中盘,当前估值具有明显性价比。去年“9·24”之后,政策面态度明朗,已转向托举经济和提振增速。目前,宏观数据也已出现经济回暖苗头,例如中国30城的房地产交易量在9月底、10月和11月均有明显提升,“金九银十”存在一定季节性因素,但11月仍上涨其实说明了一定的回暖迹象。同时,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房价,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在11月也都呈现小幅回暖。这些都是我们从高频数据上看到的经济回暖信号,但通货膨胀等宏观数据仍较为疲软,所以还需等待政策面的继续加力,增加政策推出的力度和广度。从我们的角度看,无论是长期估值,还是短期经济复苏,我们在战术和战略层面都看多 A股。


从2025年全年看,当前市场或许还未意识到资金成本已明显下降,若将未来可预期的现金流倒算回去,市场中枢其实高于当前点位,但因为短期内政策扰动、悲观情绪的影响,投资者忽视了A股市场的长期价值。若后续宏观经济数据出现反馈,政策面也持续加力,理财资金等长期资金有望释放到股市中。站在6至12个月甚至更长期的维度上,我们看好A股市场。


Q2.贝莱德智库在2025年全球投资展望中,对中国股票给出了战术性“超配”评级。这一评级是如何做出的?看待中国市场在全球投资布局中的地位和价值?


王晓京:我们的长期模型强调现金流价值,当前利率持续下行,国家倡导市值管理,红利和回购有望提升现金流,所以从模型维度上我们持看多A股的态度。同时,短期内政策面转向的态度明确,这一因素也使得我们看多。还有其他两个角度,一是与世界其他国家股市相比,A股市场估值相对便宜。例如美股标普500指数过去12个月市盈率约24倍,而中证A500指数为12倍左右。二是与其他大类资产相比,目前国债到期收益率低于2%,而沪深300指数、中证A500指数的股息率都在2%以上,就现金流价值而言,股票优于债券。从去年9月政策转向后,贝莱德智库对中国股票给出了战术性“超配”评级,看好其6至12月的投资机遇,目前也仍维持着这一观点。


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中国是当之无愧的最大经济体。中国的公司质量在新兴市场里也具有竞争优势,甚至部分优秀公司现在能与发达国家的一些公司比拟。中国市场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以及长期的股东回报,而当前我们需要做的是完善制度,需要明确且持续性的政策使得全球投资者增加对我们的信心,增加对中国市场的配置。


赵睿:从海外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角度看,他们的投资选择较多,中国市场的一大优势是低相关性。海外资产大多以美元主导,其股市表现与美股相关性高达80%-90%,而中国资产与美股、全球股市的相关性长期处于低位,仅20%左右,因此能够起到较好的多元化配置效果。


而之所以呈现低相关性低,是因为中国本身拥有一个庞大的市场,从制造到消费,也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A股当前估值较便宜的情况下,海外投资者都在等待更多宏观数据的验证。若未来出现更多正面的数据,经济呈现高质量增长,通胀形成正向循环,对A股市场的战术性超配或有望转变为更长期的战略性超配。


中国拥有足够大的市场,GDP仅次于美国,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在过去,中国更注重投资端的发力,通过建设硬件设施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高效。但投资本身实际上是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除去的部分,股票投资者获得的回报是公司盈利减去投资,这也是中国GDP在增长、A股却没能同步增长的原因所在。如果未来我们将用于再投资的资金比例适当下降,将部分资金转为分红、用于消费,或对股价有正面影响。


Q3.在股市震荡调整的同时,债市呈现上行趋势,A股和债市当前的投资价值如何?从多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投资者该如何配置资产?


王晓京:从短期角度股债均是牛市,在不断下降的资金成本以及充沛的流动性条件下,股债可以双牛。现在主要的结构性机会是在A股大中盘宽基指数上,利率债也具有较好投资价值,可在久期上进行一定配置并骑乘一段时间。但同时,需要开始注意久期选择,尤其是10年及以上的长久期、超长久期要关注阶段性到期收益率过低。信用利差现在仍偏窄,信用债整体偏贵,多资产模型角度对信用债整体是中性,这方面需要选券的Alpha能力。


整体来说,大中盘股票宽基值得考虑配置,利率债在短期至中期投资时间维度也可关注,信用中性。建议投资者按照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配置,如果担心股票回撤和波动率,多资产的二级债基也是较好选择。


Q4.市值管理也是当前市场的关注热点。近期,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央企市值管理目标和方向。如何看待央国企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王晓京:对于低利率环境下为最终投资者提供现金流价值的公司,我们乐于见到增量现金流,无论红利形式还是回购形式。在保持公司发展的同时,正视市值管理,为投资者创造价值,这是一个正向积极的改进。


Q5.中证A500指数近期持续走红,如何看待中证A500指数产品的火热?随着相关产品规模的不断扩大,对A股市场生态会产生什么影响?


王晓京:中证A500指数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未来时,即不再以地产为锚而是以新质生产力为锚,沪深300指数则是中国经济的现在时,也受益于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出,我们长期看好A股的大中盘宽基,包括沪深300和中证A500等指数。目前,中证A500指数的基金产品规模总量已超过两千亿,仅次于沪深300指数,但我们认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两大指数将共存,都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赵睿:A股市场仍是一个新兴市场,投资者们也还处于从个人炒股转变为长期投资的过程中,宽基指数帮助投资者省去了选股的烦恼,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投资未来,就像中证A500指数是基于未来、强调高科技、更贴近当前经济发展的宽基指数。同时,A股的高波动性也创造了获取阿尔法收益的机会,投资者可布局宽基指数的指数增强基金,以获得可持续的、相对平稳的超额回报。


Q6.去年11月底,贝莱德沪深300指数增强正式成立,贝莱德中证A500指数增强目前也在发行中。贝莱德基金为什么选择现在开始布局指增基金?


王晓京:无论是从长期模型的角度,还是短期政策面的角度,我们都看好A股的大中盘,所以选择在两个宽基指数上布局“Beta+Alpha”的指增策略,以期为零售和机构客户提供长期配置A股的工具性选择。


长期来看,这两只指数增强基金都将借助贝莱德系统化主动权益投资团队在海外积累的多年丰富经验,且使用的数据中60%-70%都为另类数据。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挖掘投资信息,进而去选股,也通过人工智能生成情绪面的改善信号、配置各量化信号的权重等,以此为投资者提供差异化的Alpha做法。


赵睿:我们海外投A股的指增策略建立于2012年,在过去的12年里,我们一直在逐渐地获取新的数据,也在购买更多的另类数据,比如一家公司的产品满意度情况、是否在招聘新人等。我们将所有这些信息放在一个模型里,形成可叠加、可积累、可持续的研究,进而更好地去理解一家公司,更快、更有效地利用数据和机器学习来帮助我们找到好公司。


Q7.在系统化主动投资的策略方面,贝莱德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赋能投资的?


赵睿:我们的数据科学团队于2008年加入公司,并耗时三年搭建了稳固有效的模型。面对庞大的数据量,使用机器学习是必然的,我们的模型每天需要给3000多家上市公司打分,处理6000多份国内外的券商研报,还要处理全球的海量新闻。在处理文本方面,我们的机器学习其实与ChatGPT模型类似,将所有的数据交给机器,让它通过学习历史逐渐变得更聪明。


Q8.与国内主流的量化策略相比,贝莱德的量化策略有哪些差异化优势?


王晓京:国内业界流行多因子选股的方法论,找到好使的因子进行主动风险的增加或者说风格漂移。比如红利好使时可能半仓都是红利属性的股票。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可能在一个因子上面择时成功会有快速累积的超额收益,缺点是可能受到单因子回撤的影响较大,比如去年“924”到10月初的Beta快速提升中,红利因子的超额欠佳。另外,从分散化角度看,一个组合只能同时押注有限数量的风格因子,很难做到多个因子全方位均衡覆盖,比如价格动量和价值通常情况下是互斥的风格。


而贝莱德的SAE的方法论更多集中在个股选择上,我们拥有另类数据,由AI完成数据处理。所以,我们在个股上比较分散,且在单独个股层面上寻求信息增量,属于更加持久和稳定地获得小额超额收益,力求积小胜为大胜。


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做出具有稳定性以及差异化的Alpha,但这也考验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因为在任何时间点上都有几百个投资组合。另外,也考验管理人的方法论恒心,因为国内的多因子选股方法论若在短期内抓住风口,能够较快积累超额收益,但SAE的方法论需要恒心,做到长期不漂移。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并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通常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风险越大。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资产的投资运作。敬请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仔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完整版风险揭示书详阅基金管理人官网(https://www.blackrock.com.cn/)。

CBOH0125A/S-4159106